
-
涨了一倍多的顺丰同城,还能继续做大即时零售基建的蛋糕吗?
“外卖大战”的硝烟刚刚散去,留下了一片喧嚣的战场。在这场以百亿级补贴为燃料的极限拉扯中,几大平台巨头都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。然而,硬币的另一面,获得海量流量红利的KA连锁品牌们却交出了亮眼的财报。而它们背后,那个默默提供运力“弹药”的身影——顺丰同城,同样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:股价与净利润双双翻倍
2
- 0
- 0
-
百融云25年AI起量:先垂直,后通用
AI的上游基础设施和硬件,都是标准化的,所以只要能打进供应链就能有业绩;但是AI的下游应用却是碎片化的,越是垂直的AI公司反而才有产生业绩的机会。对于一个AI应用公司来讲,能否用AI把一个具体领域的需求进行量化,就非常重要。C端用户普遍需求的是情绪,但情绪很难被量化成具体指标;但是B端用户追求的是效
2
- 0
- 0
-
羊奶粉第二闯关港股,宜品营养沉淀了69年的全链路布局硬核吗?
8月31日,宜品营养科技(青岛)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宜品营养”,前期全称为宜品乳业(青岛)集团有限公司)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或将加入港股乳制品板块队列。公开资料显示,宜品营养用近70年时间构建起“牧场养殖-产品研发-加工检测-终端销售”的全产业链闭环,业务涵盖婴幼儿配方奶粉、儿童及成人奶粉、
1
- 0
- 0
-
上半年营收增近70%,地平线想做智驾平权浪潮下的破局者
2025年伊始,一场名为“智驾平权”的风暴席卷中国汽车市场。比亚迪将高阶智驾系统“天神之眼”下探至平价车型,吉利银河全系标配“千里浩瀚”系统,长安、奇瑞等品牌也纷纷跟进——智能驾驶功能正以惊人的速度从高端车型的“奢侈品”转变为大众市场的“必需品”。在这场产业变革中,地平线机器人凭借其“芯片+算法”的
6
- 0
- 0
-
云顶新耀中报观:双“50亿爆款”商业化确定性拉升,全球创新价
今年以来,港股创新药板块不断上演“逆袭行情”。Wind数据显示,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医药生物行业超过1200亿元,资金正在迅速寻找并涌向那些更具确定性的优质标的。云顶新耀(01952)正是这股行情下的核心受益者之一——年初至今最大涨幅达到113.64%,市值强势重返200亿港元大关。背后释放的信号很清
4
- 0
- 0
-
百融云创2025中报:突围Agentic 构筑AI产业化长期
进入2025年以来,人工智能(AI)经过了前期的概念验证阶段,逐步回归产业价值兑现。受益于行业快速扩容带来的β红利,以及自身技术和商业实力驱动,港股AI代表性企业百融云创(百融云-W,6608.HK)在2025年上半年收获了稳健业绩表现。据百融云创8月29日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(以下简称“中
4
- 0
- 0
-
读懂如祺财报:毛利转正只是“水面”,水下存在价值重估空间
近两年来,如果你问一个网约车相关的从业人员和企业生意好做吗,得到的答案大概率会是:“太卷了。”这一点从行业流行的话题就能看出来,多地市场预警运力饱和,这两年经常被讨论。在这种环境下,一家出行公司还能带来惊喜吗?如祺出行(09680.HK)刚刚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,就给出了一个响亮的、出乎不少
2
- 0
- 0
-
千亿之后,“卷王”安踏为什么还要打赢这三场“战”?
当一家行业龙头企业的年营收跨越千亿人民币,除了收获掌声与赞誉,如何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新课题也同时会摆在它面前。2025年的安踏集团(2020.HK),正站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节点上。作为运动鞋服行业的领先玩家,2024年,安踏集团和旗下亚玛芬体育的营收之和首次突破千亿人民币大关。而2025年,安踏还在大
3
- 0
- 0
-
一个出海社交小厂,市值竟已顶得上五家昔日地产大股
现在聊起房地产,大家伙儿的表情都一个比一个复杂。曾经是财富密码的“地王”,如今成了烫手山芋。曾经叱咤风云的房企巨鳄们,现在市值一个比一个缩水,有的跌到零头,有的行业前NO.1已经撂挑子退市了。正巧最近看到一只港股涨得不错的票,发现有些老牌房企的市值,竟然已经可以打包被这家做海外老铁“情绪生意”的出海
3
- 0
- 0
-
重新认识Keep:港股AI应用板块的“启明星”
新一轮科技浪潮正重塑资本市场对“工具”应用类公司的估值逻辑。今年以来,拥抱AI的垂类应用如多邻国、美图等均实现市值跃升,展现出市场对优质AI应用的追捧。上半年,运动科技平台Keep提出“All in AI”战略后,也通过上半年业绩初步验证AI转型成效。财报显示,Keep实现营收8.22亿元(人民币,
4
- 0
- 0